百老汇官网







      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中国生产的防疫物资正以最快速度输往急需国家和地区

      2020/4/27 浏览次数 : 点击 :3005

      各国在中国商业采购防疫物资的渠道完全畅通

      据李兴乾介绍,各国在中国商业采购防疫物资的渠道完全畅通 。商务部统计显示,截至4月25日,74个国家和地区、6个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署了192批次医疗物资商业采购合同,累计金额14.1亿美元 。72个国家和地区 、8个国际组织正与我国企业开展129批次商业采购洽谈。中国31个省区市通过市场化采购方式,已经向19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防疫物资 。此外,海关统计数据表明,医疗物资出口规模是稳步扩大的 。仅4月24日1天 ,中国出口口罩约10.6亿只 ,相比《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发布之前的3月31日的2.24亿只 ,增长了3.7倍。

      同时,从海关统计的数据来看,3月1日至4月25日,全国共验放出口主要防疫物资价值550亿元 ,包括口罩211亿只、防护服1.09亿件、护目镜3294万副、病人监护仪11万台、红外测温仪929万件、外科手套7.63亿双。

      据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介绍,我国主要防疫物资出口从4月初的日均10亿元,到中旬的20亿元,再到近期的25亿元以上 ,说明我国主要防疫物资出口呈明显的增长态势。近期,海关总署公开通报了两批违法违规出口医疗物资的典型案例 ,主要涉及伪报瞒报、涉嫌逃避出口商品检验等案例 。海关坚决查处伪报瞒报 、以假充真、逃避商品检验、不合格冒充合格等违法行为 ,坚决维护我国防疫物资出口良好秩序。

      各地药监部门已抽验417批次出口医疗器械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副司长王树才表示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药监局建立出口企业清单,进一步规范出口销售证明,确定重点检查内容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并围绕重点出口产品 ,强化监督抽检力度,确保出口产品安全 、有效、质量可控  。

      截至4月24日 ,各地药品监管部门共派出检查人员10307人次,检查已开展出口业务和准备开展出口业务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216家 ,累计检查6435次,监督抽验417批次产品 。

      据王树才介绍,医疗器械在新冠病毒诊断、防护和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药监部门把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等疫情防控急需医疗器械产品的应急审批工作作为重要任务,迅速启动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 。他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为例,按照“统一指挥 、早期介入、随到随审、科学审批”的原则 ,并行开展技术审评、注册检验 、体系核查等各项工作 ,最大限度提高审评审批效率,高效服务疫情防控。截至目前,共批准30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 ,日产能已达902.5万人份 。

      据了解,国家药监局在原有查询有关数据的基础上,专门将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医用防护服 、医用口罩、呼吸机 、红外体温计等五大类防疫医疗器械注册信息整合汇总 ,并实时进行动态更新 ,相关信息可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专栏中进行查询 。

      针对有媒体报道的“中国的口罩生产厂家相互压价,出口口罩被贱卖”“中国在疫情期间垄断个人防护市场,中国口罩被高达数倍价格卖到国外”一事 ,李兴乾回应说,短期内中国出口口罩的价格可能会因供需变化有波动,个别厂家也可能出口价格有异常,但总体看 ,中国出口口罩的价格符合市场原则 ,是良心品质。同时,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 ,从生产、交易、认证、出口等环节,强化防疫物资的质量监管,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依法调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违规出口 、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和出口秩序的行为 ,对确属违规违法的行为将严肃惩处 ,绝不姑息。(记者 金振娅)

      025-52644600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