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官网







      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不同浓度的人血白蛋白使用方法

      2025/3/10 浏览次数: 点击 :554

      人血白蛋白有四种浓度 ,分别是5%、10%、20%、25%。 人血白蛋白有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作用,由于不同浓度人血白蛋白增加循环血容量和提供的胶体渗透压不同,因此 ,其在临床上适应症也不尽相同。





      治疗低血容量休克


           治疗失血、创伤等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时 ,首先是恢复有效的循环血容量。

      01

      血容量过低或有脱水症状

           当患者血容量过低或有脱水症状时,由于5%人血白蛋白与血浆等渗 ,能快速输注补充血容量,输注时不会引起组织间脱水。因此,当病人血容量过低或有脱水症状时,应输注5%人血白蛋白 。

      02

      适量的组织间水分或组织间水肿

           当患者有适量的组织间水分或组织间水肿,使用10%人血白蛋白既能达到补充血容量,又能达到去除水肿的目的 。输注时不会造成组织间脱水 。因此,当患者有适量的组织间水或组织间水肿时,应输注10% 人血白蛋白 。

      03

      胶体渗透压过低或有大量组织间水分

           当患者胶体渗透压过低或有大量组织间水分 ,由于高浓度人血白蛋白具有较高的胶体渗透压 ,吸水效果好 ,此时输注高浓度人血白蛋白既能补充胶体渗透压 、增加循环血容量,又能达到去除水肿的目的,输注时不会造成组织间脱水。因此,当患者胶体渗透压过低或有大量的组织间水分时,应输注25%人血白蛋白。

      04

      严重烧伤早期 24小时内

           严重烧伤早期 ,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循环内液流向血管外,造成血液浓缩 ,因循环内液丢失的成分接近血浆,有大量的电解质和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丢失,体液丢失是烧伤休克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补液是治疗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 ,补液应补充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由于烧伤早期 ,组织间不存在水肿 ,此时输注高浓度人血白蛋白,虽然可达到维持血容量的目的 ,但会造成组织间脱水  ,致使细胞受到损害,而5%人血白蛋白与血浆等渗,可加快输注速度 。因此,在烧伤早期(24时内)应输注5%人血白蛋白,不宜输注高浓度人血白蛋白 。对于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治疗 ,应根据临床个体差异而使用不同浓度的人血白蛋白。对于血容量过低或有脱水症状患者,应首选5%人血白蛋白,其次为10%人血白蛋白;对于有适量的组织间水分或组织间水肿患者,应首选10%人血白蛋白,其次为20%人血白蛋白 ;对于有大量的组织间水分或胶体渗透压过低的患者,应首选25%人血白蛋白,其次为20%人血白蛋白 。



      治疗低蛋白血症


      01

      伴随水肿的低蛋白血症

           低蛋白血症患者通常具有接近正常的循环血容量,高浓度人血白蛋白具有较高的胶体渗透压和较高的蛋白含量,能快速从组织间吸取水分来增加循环血容量 ,输注量少,吸水速度快。因此 ,对伴随水肿的低蛋白症患者,输注25%人血白蛋白治疗效果最好,20%人血白蛋白治疗效果次之 ,不宜输注低浓度人血白蛋白(10%、5%)。

      02

      严重烧伤后期 (24小时后)

           严重烧伤后期,毛细血管功能逐渐恢复,前期输入大量晶体 ,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胶体渗透压降低 ,有组织间水肿 ,此期治疗主要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去除组织间水肿 。因此,烧伤后期(24小时后)应输注高浓度人血白蛋白,首先25%人血白蛋白,其次为20%人血白蛋白 ,不宜输注低浓度人血白蛋白(10% 、5%)。

      03

      不伴随水肿的低蛋白血症

       10%人血白蛋白其吸取组织间水分能力较差 ,同时,不伴随水肿的低蛋白血症患者 ,一般血浆中蛋白含量不会太低 ,输注10%人血白蛋白不会造成组织间脱水和循环超负荷 ,而高浓度人血白蛋白吸取组织间水分能力较强 ,对不伴随水肿的低蛋白血症患者易造成组织间脱水。因此,对不伴随水肿的低蛋白血症患者,输注10%人血白蛋白治疗效果最好 ,20%人血白蛋白治疗效果次之,不宜输注25%、5%人血白蛋白。




      本文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025-52644600






        XML地图